[21件事EP01]登山前你認識山了嗎?

   

登山前要知道的21件事

第1件事

登山前你認識山了嗎?

   


         因為嚮往其他人分享的嘉明湖美景,小明和友人一起報名參加嘉明湖三天兩夜的活動,在這之前他並沒有高山爬山的經驗,更不用說在山上過夜,而這次嘉明湖的行程將是第一次的挑戰。
        雖然事先看過一些介紹,但是對山上的樣子還有些陌生,帶著緊張的心情從向陽登山口出發。然而,輕鬆的路並不多,離開向陽山屋之後的路更是連續的陡上,滿頭大汗的小明在路旁休息,緩和急促的呼吸,正想再灌一大口水的時候,卻發瓶子裡的水剩下不多了,然而這裡卻沒有水可以裝。

        山上沒有自來水,也不是到處都有水,不論是溪水、池水或是山泉,都是在特定的地方才有,又或者有些山屋會將落到屋頂的雨水收集起來。這些水源也並非穩定,在旱季的時候也會枯竭,山屋的儲水也會因入不敷出而見底。

       口渴又疲累的小明,好不容易來到山屋,卻發現山屋和自己的想像不同,本來以為在一天的運動後可以洗去黏膩的汗水,然而山屋並沒有浴室。這是當然的,因為山屋的水資源很珍貴,更不用說用來加熱的燃料也是要用人力背上山,怎麼會拿來洗澡呢?

       小明心想,既然不能洗澡,那還是來滑手機吧!手機經過一整天的使用,也用掉了大半的電量,既然都到山屋了,那就找個地方充電吧。然而,拿著豆腐頭到處找,就是找不到插座,難道這個山屋連插座都不給?

       很殘念,山屋沒有自來水,也沒有電力,自然是沒有插座可以用。有些山屋有安裝太陽能系統,但是那些電力僅足夠供應夜間的照明,並沒有提供給山友充電,因此在山上要用到的電,全仰賴自己攜帶的電池。失望的小明,只好早早入睡。

       隔天一早,天還沒亮就被叫醒,在山下當習慣夜貓的小明,不適應這麼早起,感覺身體都還沒開機,反應很遲鈍。儘管沒什麼胃口,還是吞下一些早餐,再喝下一杯熱騰騰的飲料,隨後踏上往嘉明湖的山徑。

       日出帶來溫暖的光線,沐浴在早晨的陽光讓身體都活動了起來,此時小明的肚子也動了,忽然很想衝去廁所,但是放眼望去,四周不是空曠的草原,就是濃密的樹叢,哪裡有廁所呢?問了旁邊的山友,他只往旁邊的樹叢一指。

       在台灣,只有少數的山屋有廁所,而且大多都是生態廁所,裡面的樣子和你在山下習慣的廁所完全不同,而且大部分都不能沖水。如果是在山徑上,更不會有廁所,你只能往路旁找可以遮蔽的地方,挖個貓坑,就地解決。

    經歷千辛萬苦,小明好不容易走到嘉明湖,美景當前自然是快門按個不停,正當他興奮的想要打卡上傳,卻發現訊號不太穩定,上傳的速度非常的慢,深深感受到身處的位置離文明好遙遠阿。

       電信公司有努力改善山區的通訊,在山區依然有很多通信的死角,那些地方是完全收不到信號,在深遠的山區,並不能太過依賴手機收訊。

       最後,小明還是平安下山了,但是他發現都市的常識在山上是行不通的,原來山上的環境,沒有自來水、沒有電、沒有沖水馬桶、還常常沒有訊號。

       或許你覺得小明的故事很荒謬,但是這種常識的差異在山上鬧出的笑話可沒有少過。例如,辛苦帶吹風機上山才發現山上沒有插座,這並不是虛構的經驗,而是真有其人。

       登山這個活動就是遠離人群,走進自然荒野的活動,而自然荒野就是有森林、草原、溪流、岩石、泥土、野生動物等等,就是沒什麼人為的設施,因此很多在山下習慣的常識,在上山並不通用。因此,這就是"登山前要知道的21件事"的第一件事,在進入荒野之前,必須先了解山上的環境到底長什麼樣子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