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1件事EP03]登山的本質也包含「運動」

 登山前要知道的21件事


第3件事

登山的本質也包含運動



  這一篇,我們要講的是登山前要知道的第3件事,那就是……登山的本質也包含「運動」。我知道很多人喜歡爬山,都是覺得可以看到大自然,看到不一樣的美景,是把它想像成觀光旅遊。但即使動機只是想看風景,你也得要靠自己的雙腳爬上去,登山,它就是個需要體能的活動。我們可以說登山是結合了,運動,跟觀光,兩個元素,它是一種特殊的「運動」,也是一種特殊的「旅遊型態」。

  那登山是個什麼樣的運動?

  其實就是在山上走路!登山這個運動就是要靠雙腳行走,要背一些東西,而且有上坡下坡,比走平路還要累。

  越深遠的登山行程,需要的時間越久,得背負的東西也越多,也需要更好的體能。沒錯,一般而言,登山比其他全民運動,像是跑馬拉松啊,或是騎自行車啊,它的運動強度更低,更輕鬆。可是爬山的環境,通常是汽車開不到的地方。

  一定會有人會問,汽車開不到,有什麼問題嗎?

  有!這就是登山,和我們一般在都市的運動最大的不同。

  當我們爬山爬到一半,沒力了,可是這個地方車子到不了。不管多累,我們還是得靠自己的雙腳,走出來。一旦出發,一旦走進登山口,就得要努力完成行程,至少得撐到可以搭車的地方。

  然而,當我們爬山走到很累,體能狀況差的時候,肌肉疲勞,動作不靈活,這時候就更容易發生意外事故。要是跌倒了,受傷了,就雪上加霜,更難自己走出去。實際上日本有做過研究,很多的山域事故,最根本的問題,就是體能不足,他走了一個超越自己能力的路線。

  所以說爬山,我們得要先準備好跟路線相當的體力。而且我們也要平均分配體能。前段不要走得太快,太累,讓體力可以維持到後段,還是夠用。

  最好就是能做到遊刃有餘的那種感覺。

  因此登山,絕對不是一般的觀光旅遊,這兩者不能直接畫上等號。把他們直接畫上等號,提倡登山可以「旅遊化」,這是非常危險的一種想法。它會讓大家忽略風險,它會讓大家以為自己不想走了,隨時都可以搭車回去飯店。

  如果有人根本都不問你,有沒有在運動啊,體能狀況怎樣啦,就直接跟你說「很輕鬆!走啦~一起去啦~」我跟你說,這個一定是詐騙集團!

  大家一定要記得,登山絕對不等於輕鬆的觀光旅遊,它也是需要體力的運動,必需要先做好體能的準備。而登山,雖然比跑馬拉松和騎自行車要輕鬆,但它卻是個不能隨時喊停。你不能說累了,就要搭車回家,因為根本,沒有車子可以搭。想回家,還是要用自己的腳走出登山口。

  所以登山前,一定要先鍛鍊好體能,然後才出發。也不能貿然,就去嘗試那些,超越自己體能的路線,就變成所謂的越級打怪。

  登山前要知道的第3件事就是——登山的本質包含「運動」

  你準備好自己的體能和肌力了嗎?你準備好要自己走完全程,還可以遊刃有餘嗎?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