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1件事EP05]選擇登山路線要循序漸進
登山前要知道的21件事
選擇登山路線要循序漸進
之前在第3篇,我們講到登山是一種
有的!
這一篇,我們要講的是,登山前要知道的第5件事,選擇登山路線要循序漸進。
有些人說,台灣人一生必須要完成三件事,其中之一就是爬玉山,台灣的最高峰。但是,平時都沒有爬山的習慣,突然想要去爬玉山,要怎麼知道爬玉山有多難?自己可不可以辦到呢?
一般的爬山路線,走起來有多累,主要有三個因素在影響,第一是累計上升、第二是累計下降,以及第三是水平距離。其中累計上升,對體能的耗費最為顯著,因此多數的路線,可以透過高度差的比較,提供概略的體能難度預測,讓我們在出發前,能先想像一下最後有多累。
用幾公尺來呈現高度,可能不是那麼的直覺,所以我們就把高度,轉換成幾層樓,這樣就比較好想像,爬起來到底會有多累。我們選擇101大樓當做比較的基礎,每年舉辦一次的登高賽,參賽者要爬90層樓,共計390公尺。
接著我們就來看一些登山路線的例子吧!
下一個例子,台北市第一高峰,七星山。從冷水坑登山口爬到七星山頂,累計上升大約354公尺,相當於101大樓的82層樓,是象山的2.7倍,但是還不到101登高賽的爬升高度。
而位於台灣東北角,很紅的劍龍稜,累計上升大約760公尺,相當於101大樓的175層樓,比七星山高了一倍出頭,等於101登高賽爬了兩次。
最後再回頭來看,台灣的最高峰玉山,從塔塔加登山口開始爬,高度差大約1450公尺,相當於101大樓的335層樓,大概對等於爬了11趟的象山六巨石,101登高賽爬了3.7次。
這樣比較之後,大家是不是對爬玉山要耗費多少力氣,比較有感覺了呢?
不確定自己的體能,夠不夠應付玉山,最好的辦法,就是先從比較短、爬升比較少的路線,開始做練習,如果走起來覺得游刃有餘,就再往較長、爬升較多的路線嘗試,一直到可以輕鬆應付,接近玉山的那1450公尺爬升的時候,恭喜你,你現在已經具備爬玉山的基本體能了。
假如有一條登山路線走起來覺得辛苦,或是回家後很疲勞,那麼這條路線的體能需求,差不多就是自己現在可以應付的上限。現在的自己,貿然去嘗試比這條登山路線更多的爬升,或更遠的距離,就可以預期會走得很喘很慢,或是回家以後會更疲累。
總之,一條登山路線的體能需求,最簡單的計算方式,就是透過累計上升來預測。我們可以從爬升比較少的,距離比較短的登山路線開始,漸漸的往爬升比較多的,距離比較長的、比較累的路線嘗試,以避免體能超出負荷,帶來運動傷害,甚至發生意外。
登山前要知道的第5件事,就是得要循序漸進選擇路線。而你,知道自己下次該選擇怎樣的路線了嗎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