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1件事EP08]爬山應該要帶地圖
登山前要知道的21件事
第8件事
爬山應該要帶地圖
對不起,我又要來講一句廢話,山上和平地最根本的差異,就是地不平啦,這邊凸那邊凹的。這些立體的地形,我要都做出一個模型,才能跟其他人描述嗎?不行啦,這樣太麻煩了!那有沒有可能用一張平面的紙,就把它描述清楚?可以喔,這個方法叫做等高線,它是一個百年以上的古老技術。現在國中一年級的地理課程就有教了。
現在這個時代,地圖也電子化了,可以進到你的手機裡面去了。在台灣,最多登山者用的「電子版」「等高線地形圖」,就是根據政府提供的開放資料,建構出來的「魯地圖」。而且它是免費的。除了提供等高線資訊,它還有山區的步道以及山徑資訊。對爬山來說,它是最棒的免費地圖,如果想要找到更棒的,你就得自己畫了。
魯地圖要怎麼裝到手機裡面?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先安裝登山應用的APP,然後用一鍵下載的功能,自動安裝。目前,由國人自行開發的這類APP才會支援一鍵安裝,像是Android平台上面的「綠野遊蹤」跟「蛙弟」,還有iOS平台上的「山林日誌」。這三個APP也都提供了定位還有GPS航跡、航點等相關功能,大家可以自己摸索,或是上網找他們的使用教學。
和傳統的紙本地圖不同,這些APP都提供縮放地圖的功能。這項功能的好處是——你只要下載一套圖資,就可在手機螢幕上看大看小,也就是你可以把地圖縮小,觀看整個山脈,也可以把地圖放大,看局部地形。不過也有個缺點,很多人會搞不清楚山坡到底是陡峭還是平坦。
有些朋友會說,等高線喔,還給老師了啦,這麼花,一圈一圈的,我看不懂,不想裝...
請再給我一個機會講兩件事。
第一個,我們爬山還是要好好了解地形,才能夠做判斷,才能夠相互溝通。所以如果認真想爬山,我建議您還是要上個課,好好學習怎麼閱讀等高線地圖。
第二個,電子版本的是可以設定的,其實我可以把魯地圖的等高線拿掉,不顯示。這樣就只剩下山徑,沒有那一圈一圈的線了。
不管您是否能一眼就從等高線之中判讀出地形,我們都還是推薦您,要爬山,就要在手機中安裝魯地圖以及登山應用的APP。
地圖可以拿來做什麼?很多事啊,至少在出發前,我們可以先預習我們要去的路線,然後在山上遇到叉路,我們也可以研判說該走哪一條路。甚至,後面我們會看到,你還可以利用它來判斷說自己是不是走錯路,或是根本走到沒有路的地方去了。
登山前要知道的第8件事,就是要帶地圖,不管是傳統的紙本或是現代的電子版本。而你,準備好要在手機裡面安裝登山應用的APP,然後用一鍵下載的功能,自動安裝魯地圖了嗎?
留言
張貼留言